欢迎进入我们的站点   设为首页 / 加入收藏 / 联系我们
首页 中心简介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残联动态 家园月刊 才艺天地 康复训练 中心天地 手机上的世界 学生作品 职业培训 招生简章 联系我们
 
新闻资讯
政策法规
残联动态
才艺天地
康复指导
中心天地
职业培训
 
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 > 新闻中心
敢问路在何方——残疾青年司郑启的艰难求职路
来源:本站 录入者:admin 发布日期:2016/9/18

敢问路在何方——残疾青年司郑启的艰难求职路

滂沱大雨中,一个蹒跚的身影吃力地前行。因为腿脚残疾,他走路姿态近似跳跃,身体左右摆幅很大,本来看似平坦的道路,在他的脚下,却显得那样坎坷。走不好,重重地地摔在地上,爬起来,抖擞一下身上的泥水,又继续前行,这就是司郑启。

司郑启,又名司振卫,1991年出生在新郑市龙湖镇一个农民家庭,父亲曾当过本地小学教师。司郑启两岁的时候,一场医疗事故,给他落下终身残疾。父母离异,家庭解体,又让他小小年纪就失去了家庭的温暖。行动和语言的障碍,迫使他过早离开了学校。

少年时代的他,带着身心的伤痛,只身闯荡省城,流落在郑州火车站一带。为了谋生,他做过乞儿,卖过报纸,给人擦过皮鞋,过着缺衣少食,饥一顿饱一顿的漂泊生活。喜欢打抱不平,嫉恶如仇的性格,曾使他多次遭受坏人欺侮。当年是一位媒体记者发现了他,把他送到了郑州市残疾人康复教育中心学习。

来到康教中心,司郑启总算有了一个可以暂时遮风避雨的落脚点,这里的领导和老师对他很好,他也想多学习一些知识,做一个能够自立自强的残疾人。但是身体的残疾以及文化基础知识的薄弱,司郑启学习的每一步可以说都是举步维艰,而他心里想得最多的,还是要想办法挣钱,尽快实现自食其力的梦想

学校放假,多数同学都回了家,司郑启无家可回,他重操旧业,去火车站擦皮鞋。隔三差五,他也曾和其他残疾朋友一起,驾着助力车,往返几十里,夏天卖水,冬天卖烤红薯。不管烈日蒸腾,还是寒风刺骨,他们的信念只有一个,用辛勤的劳作来证明自己的价值。

应该说,司郑启是很自强的。他不遗余力地付出,什么事情都愿意尝试,孜孜不倦地寻找谋生的空间,虽然挫折不断,但是他从不气馁,从不放弃,跌倒了爬起来,再从头开始。锲而不舍,屡败屡战,周而复始,年复一年。

虽然他们平时能挣到的,只是一些零用钱,但是他没有埋怨,也没有不切实际的幻想,只是默默地坚持,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。由此我们想到有些残疾朋友,安于现状,不思进取,得过且过,他们缺乏的就是司郑启们这种自立自强的顽强精神。

诚实地讲,在目前物价条件下,仅靠擦皮鞋、卖矿泉水、卖烤红薯的零星收入,是不足以自养的。他们没有本钱、没有场地、孤立无助、白手起家,街头路边叫卖,既不符合当前城市管理规范,也不是安身立命的长久之计,如果遭遇一些状况,往往是前功尽弃。司郑启梦寐以求的,是能有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。

每逢学期结束,社会上总有一些企业来学校招收残疾学员,作为残疾学员的管理老师,我几乎参与了所有企业招工的全部过程。司郑启每回都是积极报名,然而多是铩羽而归。从混凝土公司到食品加工厂,从科技集团到方便面厂,再到一些爱心企业、福利企业,十余次应聘的经历,常常连目测这一关都过不去。所以,有时候明知道会是这种结果,但是面对他充满期盼的目光,我实在不忍心拒绝他的参与。

前几天,听司郑启说找了一份冷冻食品厂工作,已经通过了面试和体检,就等着上班了,心里很为他感到高兴,反复叮咛他许多需要注意的问题,自己都觉得有些太啰嗦了。他走了,当天晚上没有回来,我看着他空荡荡的铺位,心里暗暗祈祷,希望他无论如何都要坚持下去。

不料第二天中午,我就接到他的电话,说应聘又失败了,他正在回转学校的路上。我顿时感到无语,虽然这种场景我经历过很多次,但还是有一种沉重的失落。

是司郑启完全没有劳动能力吗?显然不是。招工人员过于挑剔的目光,使他屡次和就业的圆梦的机会擦肩而过。我去过不少用工企业,也清楚他们完全有能力、有空间安排像司郑启这样的残疾人。然而面试的时候,用人方几乎都是用挑选正常劳动力的标准来选择就业残疾人,首先看你能否适应他们一线岗位要求。近似苛刻的准入门槛使很多有就业愿望的残疾人游离于职场之外。

比如说有些残疾人不能长时间站立,那么坐着的工位行不行?有些残疾人不适应生产流水线工作,那么二三线的辅助岗位行不行?有些企业招收残疾人,并非要解决残疾人的生活出路问题,他们更感兴趣的,只是残疾人手里那张残疾证。把证件交上去,企业便可以减免相关费用,残疾人就业问题,实际上得不到解决。

时光荏苒,司郑启来到中心已经八个年头了。按照规定,他早就不能在学校滞留了。但是,他无家可归,我们也不能不负责任地把他推出门外。他愿意工作,可是他找不到工作机会,十几次应聘的失败,前面的路叫他如何走呢?尽管他自己一直在努力。

每次推心置腹地交谈,他总是心情沉重地对我说:“老师,我知道我来得时间太久了,不应该在这里了,我也不想赖在这里,可是我现在没有地方去。我想找活干,也不怕吃苦,但是没有地方要我,你说我怎么办?”对着他真情的倾诉,无奈的眼神,我茫然了,我确实不知道应该怎样回答他。

现今有不少残疾人朋友,在社会的关注和政策的扶持下,通过自己的努力,已经事业有成,过上了幸福的生活。他们的事迹,通过媒体的宣传,成为残疾人自立自强的楷模。然而每个人的成功,都有自己独特的外因和内因,他们的机遇和业绩,并不是每个残疾人都能面对的,他们在整个残疾人群体中,现阶段还只能是凤毛麟角。

我知道,当今社会像司郑启这样的残疾人,远非个例,他们有迫切的工作愿望,却无平等的工作机会。他们身罹残疾,技无它能,被游离于主流社会生活之外,靠菲薄的救济和没有保障的零星劳务,维持着起码的生计;他们想通过就业来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,在供过于求的职业市场中,却显得那样没有竞争力。他们像大海中漂泊的一叶扁舟,随波逐流,不知路在何方。

由于受身体残障、文化程度偏低、综合素质不强等因素影响,很多像司郑启这样的残疾人的生活水平仍然低于社会平均水平,农村近30%的残疾人仍生活在国家贫困线以下。残疾人仍是全国贫困人口中贫困程度最重、扶持难度最大、返贫率最高的特困群体。

国务院《关于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的意见》指出:“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群体,需要格外关心、格外关注。”像司郑启这样的残疾青年本身既有自强的愿望,我想,社会也应该有帮扶他的责任。我殷切祈盼社会对弱势群体关爱的阳光,能够早日照耀到像司郑启一样的边缘群落,帮助他们尽快解脱困境,和所有人一样,享受到改革开放的美好成果;我衷心祈盼社会上众多有实力的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,能够伸出关爱的臂膀,切实拉他们一把,为他们提供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,为司郑启,也为更多像司郑启一样的残疾朋友。


 
上一条: 我中心召开文学沙龙筹备座谈会
下一条: 我中心门前无障碍设施改造工程正式启动
 

地址:郑州市经开第四大街52号     联系电话:0371—56626902
豫ICP备13008031号-1 E-MAIL: jdhgcp@alibaba.com.cn  郑州市残疾人康复教育中心 © 版权所有
郑州姗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